永暑岛叁鑫策略,在没有建岛之前,被称为永暑礁。最早在1947年,中华民国将其定名。直到1987年,我国才正式开始在此展开建设。当时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,在南海建立第74号观测站。那个年代的永暑礁,大部分时间都淹没在海水之下,只有退潮时才能看到礁盘。涨潮时,露出水面的面积不足2平方米,建设难度可想而知。
然而,就在我国准备动工时,越南却突然反悔。它不仅否认自己当初投下的赞成票,还声称要干扰观测站建设。好在我国早有准备,海军早已在周边海域执行警戒,多次驱逐企图登陆的越军。
1988年,越军见无法占领永暑礁,就先后占据周边5个岛礁,意图围困。我国随即增派兵力,三支海军编队在南沙会合,对永暑礁、华阳礁和南薰礁展开巡逻和防御。同年2月,观测站建设在越军的眼皮底下正式开始。
展开剩余78%紧张局势在3月14日达到顶点。清晨7点,43名越军率先登上赤瓜礁,我方警告无效后,58名中国海军登礁对峙。8点47分,越军率先开火,战斗爆发。仅十分钟后,我军以伤亡极小的代价,彻底击退越军,造成其300余人死伤,9人被俘,3艘舰艇被击沉或重创。赤瓜海战的胜利,确保了观测站建设顺利推进。
观测站建成后,高出海面十几米,占地8000多平方米,还修建了4000吨级码头、两层楼房以及500多平方米的蔬菜园。2005年,一块刻有“永暑礁”的主权碑正式树立在此,标志着我国主权的进一步强化。
为了更好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,我国在此展开更大规模的填海造岛工程。2013年底开始准备,2014年正式实施。不同于传统的搬土填海,我国采用吹沙方式:将海底沙抽出,再喷到目标区域,不仅形成陆地,还顺带挖出了港口。整个工程历时8个多月,耗资约300亿元人民币,展现了我国的决心。
如今的永暑岛,已今非昔比。岛上建有长达3公里的机场,可起降运-20等大型运输机,还有能停靠航母的五万吨级军港。基础设施齐全,有运动场、居民楼、农田、电影院,甚至还有一座1.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二级医院,提供急诊、外科、检验等医疗服务,并覆盖5G网络,能实现远程会诊。医院不仅服务驻岛官兵,也为经过的渔船和商船提供保障。
更令人振奋的是,2016年勘探人员在岛上发现了多处地下淡水资源,储量大、水质佳,部分甚至可直接饮用。结合岛上的降雨条件,永暑岛具备长期稳定的淡水供给能力。这一发现令美国极为不满,因为它意识到我国在南海的立足点更加稳固。
永暑岛面积2.8平方公里,隶属三沙市管辖,位于南沙群岛中部。其地理位置极为关键:距离我国大陆约1300公里,距新加坡约1280公里,离文莱首都仅600多公里。它既能监控越南和菲律宾的军事基地,也能控制南海重要航道。这里是亚洲东北部港口通往南亚、大洋洲和欧洲的必经之地,也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枢纽。
正因如此,美国智库曾声称永暑岛上有导弹掩体、防空系统和飞机库等军事设施。无论这些说法是否带有渲染成分,有一点是明确的:在自己领土上建设防御工事,本就是我国的权利,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。
可以说,永暑岛不仅是守护我国南海的重要据点,也是未来在南沙群岛建立战略枢纽的起点。虽然它的作用或许暂时还未完全显现,但从长远来看,永暑岛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