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中国成立后,许多解放战争中的著名将领都成为了大军区的司令员。原因很简单:他们经历了战火,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独当一面的军事才能。因此,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制度中泰兴隆配资,六大军区的司令员大多都是战场上的老将,而这些将领在1955年几乎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。唯一的例外是东北军区的高岗,他的情况比较特殊。
到1955年,经过五年的实施,六大军区的制度被废除,改为13个大军区,并在1956年增加了一个。这个13大军区的制度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。在这段时间里,许多身经百战的开国将领都成为了大军区司令员。例如,许世友长时间担任大军区司令员达25年;第四野战军的韩先楚将军也在大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干了23年。其他像贺炳炎、杨成武、叶飞、杨得志等开国虎将,也都曾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。
展开剩余57%然而,作为解放战场上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顶尖将领,王近山和陶勇却没有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的职务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
首先来说王近山。他是第二野战军的传奇人物,曾带领第12军在战斗中屡建奇功,部队纪律严明,作风强硬。邓小平曾高度评价他:“恶仗硬仗交给王近山同志很放心。”这样的评价可不是随便说的,王近山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。然而,王近山在1964年因其他原因被降职,并被调往河南某个农场当副场长。这一变动使得他错过了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机会。尽管他后来依然被尊敬和纪念,但他与大军区司令员的位置无缘。
那么,陶勇为何没有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呢?陶勇是第三野战军的知名将领,与叶飞、王必成并肩作战,堪称华野三虎之一。尽管他的战功赫赫,陶勇却选择了投身海军建设。1955年,他被任命为东海舰队司令员,并授予海军中将军衔。因此,他的军事生涯没有与大军区司令员职位产生联系。虽然加入了海军并不意味着就无法担任大军区司令员,但陶勇的特殊选择,尤其是1967年意外去世(享年54岁),让他错失了这份机会。至今,关于他的死因依然是一个谜。
总的来说,虽然王近山和陶勇都是解放战争中的传奇将领,但由于不同的原因,他们未能成为大军区的司令员。这也提醒我们泰兴隆配资,历史中的一些选择和变故,常常会影响到个人的命运和职位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